在台灣民間廟會中鮮少見到"旗陣"目前僅存在於茄萣地區.在頂.下茄萣各保留一陣
每逢本區境內金鑾宮與賜福宮建醮活動迎神賽會中.都會見到(旗陣)的精彩演出
五方八旗色迎著海風飄揚.成為茄萣地區相當具有特色的陣頭.
原在民國81年王醮之前北薛角還有出現另一陣旗陣.不過在89年王醮因人員不足就沒出陣
若在本科101年再沒組成出陣.恐將消聲匿跡了
"旗陣"這個陣頭緣由根據我的資料收集有三種可能
第一.在歷史古書中有出現一段類似於旗陣的紀載(說唐 第三十八回 打銅旗秦瓊破陣.挑世雄羅成立功)。
第二.新竹縣政府94年8月辦理義民節活動有出現旗陣一詞(客心滾滾.旗陣飄飄)形容義民軍
當年出征的場景.也代表義民軍的用旗而塑造旗陣飄飄的感覺。
第三.民國83年全國文藝季在茄萣舉辦時.文宣資料(茄萣印象)一書中.對旗陣有如下描述
旗陣亦稱旗花.相傳出自水滸傳.以梁山108條好漢演變而成.成員持兵器皆以旗為主。
然而仔細比較這三個(旗陣)的記載似乎都不同.不管是銅旗陣還是旗陣飄飄.都不像是茄萣
把旗子當成武陣的"傢俬"搬來表演。
話說茄萣旗陣.根據紀錄是在民國37年下茄萣金鑾宮第一科王醮就已經有出陣紀錄
當時由薛玉春及林順祺所組成.傳至薛玉春兒子-薛澄彥教練也經是第八科王醮了
目前由薛澄彥教練領軍指導.每周六.日晚上有練習
具薛澄彥教練表示.該陣由他父親和林順祺一手創辦.依據宋江陣法改良創新加以演變而來
當時茄萣地區宋江陣.獅陣頗繁.為求與眾不同所以自創陣法.自創兵器.再加上有暗館武功底子的
同好相繼完成這套全國獨一無二的旗術陣法。
薛澄彥教練已邁高齡.畢身心血都用在旗陣的求新求變.不過近年來也看破人心不古
對於旗陣傳承後續將不在抱持希望.訪談時言詞盡是失望沮與沮傷.下一科醮我就不在了
(這科教完.就讓這陣散散去).聽他這樣一說.我覺得保留旗陣文化將是刻不容緩的功課
該陣開館為100年農曆9月4日奉拜碧蓮寺內之達麻祖師為本陣祖師爺
目前的館主為林信璋先生.他對本陣的去留也抱持著樂觀的態度.不過對於武術他較不專精
而是對於館內行政工作較為拿手.因為旗陣的變化萬千.沒有興趣濃厚加上武術底子.也難窺其一二
旗陣表演時最具特色乃是龍門陣了
藉以旗子的揮動表演.利用旗陣飄飄的旗布.來達成龍騰四海.是最具有視覺效果的完美演出
比起用"傢私頭"排陣更具有看頭
龍門陣乃為運用八色的旗子來擺這個陣式.所以如果從上空俯瞰龍門陣.各色的旗布所組成的圖案
看起來就像一隻活生生的真龍一般.非常好看.尤其是八種顏色的旗子.更可以變化出八種形體的龍
這是宋江陣用"傢私頭"所無法排列出來的效果.這陣法亦隱含了五行八卦在其中.是很有特色的一個陣式
完